查理被杀了,现场血跡斑斑,就在这一片“自由、平等、博爱”的天空底下。
死者查理,他不是被派到战爭火线上的军人、也不是从事宗教或政治斗爭的要角;他只是漫画家,而他的漫画,通常只是要博君一笑,虽然他刻画的对象,相当的敏感。
为此,他付出了生命。
我说的查理,不是一个人,而是那12个死者,其中10人是《查理周刊》的职员。
鎗手衝进周刊的办公室,见人就开鎗,动机就是要杀掉查理。
然后,他们高喊:“我们报仇了!”
我不禁要问:“仇从何来?”
显然不是针对特定的查理,而是针对不同的价值观――自由vs偏激,开放vs保守,少数vs多数,世俗vs宗教。
《查理周刊》存在接近半个世纪,它是一本嘲讽时事的政治漫画杂誌;杂誌的定位是自由左派。几十年来,它嘲讽的对象是权力当局,特別是右派政治,包括法国本身的白人主义、大法兰西主义;它也嘲讽宗教威权,这包括了天主教、犹太教和伊斯兰威权主义。
稍微瞭解欧洲自由左派的作风,都知道这就是他们的特质;理想和浪漫,加上浓厚的法兰西色彩――自由、平等、博爱的精神,融合產生一股挑战权力和传统的做法。
政治是权力,宗教是威权,这些自然成为《查理周刊》嘲讽揶揄的对象;而它並不是以鎗械炮弹为武器,它有的只是以漫画作为笑弹。笑弹是否有杀伤力,很多时候,还是看对方的接受能力。
用鎗弹来反击笑弹,实在不成比率,也太过血腥残暴,违反人常。
当然,连巴黎的伊斯兰宗教司都即刻发表声明,鎗手不代表穆斯林,杀人的行为不能被接受,身为穆斯林也同声谴责。
的確,宗教的极端分子属於少数,会化身为恐怖分子的,更是少数中的少数。但是,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,毕竟有其酝酿的土壤。
宗教偏激主义,把一切都绝对神圣化,容不得任何的置疑和反对,对嘲讽更是零容忍,哪能接受《查理周刊》的揶揄;这不是偶发事件,从20几年前鲁斯迪写了《撒旦的诗篇》而全球被追杀以来,已是屡见不鲜。
然而,法国不是哈里发国,西方不是中东。
法国的立国理想,以至法国人的理念,在於自由、平等、博爱;漫画是一种表达意见的自由,不能妥协;平等和博爱就是尊重生命,怎能被屠杀!
而近代西方,乃至欧盟的成立,它的基础是建立在融合、谅解和开放,而不是暴力、仇恨和封闭。
杀了查理,就是谋杀法国的理想,西方的根本。
杀了查理,会让更多查理站出来,今天法国人举了牌子,宣告“我也是查理”,说明他们的信念和坚持,不会被极端和恐怖所挟持威胁。
點看全文: http://opinions.sinchew.com.my/node/35263?tid=34#ixzz3OJlWZph3
Follow us: @SinChewPress on Twitter |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